昭阳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学习培训作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开展人大讲坛,由常委会领导班子带头,各委(室)结合各自的职能职责,对党的创新理论、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等进行轮流宣讲,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人大工作业务知识。

在下一步工作中,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齐心协力解决好存在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他说,合盛硅业昭通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来之不易,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把项目作为重点工程全力推进。

团结一致 保障生产

杨承新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罗立国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胡江辉、陶毅、郝流勇等出席座谈会。合盛集团董事长罗立国出席会议并讲话云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最新消息云南省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重启未参保缴费的广大群众可继续参保缴费↓↓↓我省2023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集中参保缴费期已延长至2023年6月25日个人缴费350元缴费后次月享受医保待遇上半年仍错过参保缴费的,从2023年7月1日至11月25日,也可以继续办理2023年度参保登记和缴费,但个人需缴费960元,缴费后次月享受医保待遇。延长集中参保缴费期结束后,新生儿、新增困难人员、退伍人员等按照政策规定办理参保登记和缴费。

线下缴费可携带身份证或户口簿、银行卡到当地城乡居民社保费代征点进行POS刷卡缴费,也可到农信社或农业银行网点,由银行工作人员柜面办理缴费,或在自助终端机上缴费。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 微信公众号丨云南省医疗保障局。合作社2017年被评为市级示范社、县级诚信企业,2020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2021年被评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合作社的中药材流水加工生产线现已投入使用,收购和加工群众种植的中药材原材料200余吨,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积极申报专利5个,通过瓜蒌籽和黄精2个绿色认证。2021年总收入360余万元,上缴税收5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90余万元,村集体入股分红11.5万元,合作社分红23万元。与昭通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签订了中药材种植病虫害防治协议

合作社2017年被评为市级示范社、县级诚信企业,2020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2021年被评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021年总收入360余万元,上缴税收5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90余万元,村集体入股分红11.5万元,合作社分红23万元。

团结一致 保障生产

市场销售拓渠道——合作社以订单农业为主,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供种、保种、回收合同。合作社的中药材流水加工生产线现已投入使用,收购和加工群众种植的中药材原材料200余吨,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合作社引进玉溪师范学院李博士等3位国家二级教授和西南林业大学朱国磊博士建立专家工作站。聘请了湖南农业大学教师欧阳云辉、重庆工商大学教师姜开强、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蒋长海、中国地质大学教师王文强等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基地管理。

打造农旅结合瓜蒌示范基地1个,种植面积200亩,带动全县能人大户种植瓜蒌600亩,孵化2—3个合作社,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人左右。人才引进促合作——合作社与潜山市天宝瓜蒌专业合作社和安徽岳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瓜蒌种植和技术指导协议。2020年总收入320余万元,上缴税收9.5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210余万元,村集体入股分红11.5万元,合作社分红22.5万元。成功获评市级龙头企业。

在县农业农村局及县工信商科局的帮助下,合作社与上海闵行区一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约定合作社的瓜蒌籽等商品全部供应该公司,价格在初加工原材料的基础上翻了一番。目前,合作社建设成果丰硕——建有滇黄精种苗和选育基地1个(5亩),濒危中药材种苗(红果参、狗脊、见血清)繁育基地1个(20亩),林下红果参种植基地50亩。

团结一致 保障生产

与云南中医药大学黄衡宇等专家达成了中药材种苗组培技术合作意向。发展旗下合作社7家,种植面积600余亩,带动212户群众发展林果产业,现有固定资产价值1800万元。

合作社采用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合同模式,入股农户512户1536人,建有百草园、示范园、试种园、种植园4个园区,自有种植面积1500余亩,中药材育苗基地2个。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有专业技术团队3个,管理人员10人(其中大学生6人、中专生2人、初中生2人)。2022年,合作社主抓基地建设和示范带头作用,突出提质增效。在管理上,合作社以技术级别确定职责,基地设立一、二、三级技术员责任区,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考试,技术人员考试合格以后,持证上岗,实行等级制、网格化管理,激发、调动技术人员的潜能和积极性。同时,合作社采用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既立足于订单销售,又注册加入了中国供销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亩田电商平台,保证了中药材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积极申报专利5个,通过瓜蒌籽和黄精2个绿色认证。

绥江县峰顶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合同模式,通过支部规范强引领、分红带动促发展、人才引进促合作、市场销售拓渠道等运作办法,实现合作社不断壮大发展——绥江县峰顶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3月,位于绥江县会仪镇会仪村24组。与昭通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签订了中药材种植病虫害防治协议。

邀请了绥江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入驻丁家村合作社,具体负责指导中药材种植和瓜蒌新品种的研发培育。2019年实现总收入400万元,分红17.94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320余万元,上缴税收17余万元。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合作社组建了峰顶山中药材党支部,现有党员3人,实现了由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合作社带领群众共同发展的目标。分红带动促发展——合作社在发展壮大中体现了社会责任,通过分红带动发展。

支部规范强引领——合作社章程制度完善并上墙,内务资料齐全,财务管理规范经过市场调研和对接,选出具有市场价值且适合当地种植的经济作物,动员农户种植,并与农户签订协议明确最低收购价。合作社陆续发展400余农户入社,其中脱贫户259户,通过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与企业和农户建立双绑联动机制,以与农民互惠互利,打造绿色、生态农特产品为经营理念,实行订单农业生产,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当市场价低于协议收购价时,合作社通过补贴的形式确保不低于协议收购价,农户除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益外,还通过务工获得收益。

组建销售团队,对接成都、重庆、昆明等周边市场,开拓了线上线下农特产品销售渠道。2021年以来,合作社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组织或直接参与销售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600余万元。

2020年,合作社根据市场调查,大量收购全县优质农产品大红豆、蓝腰豆、花豆、玉米、苦荞、燕麦。合作社帮助新型经营主体上架产品到电商平台。

截至2022年3月,各帮扶预算单位通过平台线上线下对接下单金额达到300余万元。积极响应政策,组织云南国丰林产品实业有限公司、大关县木杆镇鑫兴竹笋加工厂的竹笋,大关县清茗茶叶有限公司、大关县虹阳茶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翠华贡茶,大关原生五谷杂粮、天麻等17个产品入驻国家消费扶贫832平台。

2021年6月,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2020年度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同时,组建扶贫车间,完善车间资质,认定扶贫产品,吸纳低收入家庭成员到扶贫车间务工,成功打造了强美富石磨系列五谷杂粮品牌。2022年3月,被大关县委、县政府评为三农工作先进集体。建品牌——大关县气候资源丰富,造就了品类繁多的农特产品,有独一无二的竹笋、历史悠久的贡茶、农家味道的腊肉、绿色生态的蔬菜、传统手艺加工的五谷杂粮等。

合作社组织全县10余家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货源,在昭阳城区共同搭建大关县扶贫产品线下体验店,销售大关蔬菜、竹笋、翠华贡茶、琦鑫牛肉、大关天麻、五谷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吸纳2名脱贫户人员常年管理。建渠道——2020年,消费扶贫被列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合作社根据大关县委、县政府及各行业部门关于消费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消费扶贫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建基地——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合作社针对不同农产品率先流转一部分土地,建立示范种植基地,进行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只要农户愿意,就可以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由合作社承担部分生产成本,并提供技术支持,农户自行栽种、管理,成熟后由合作社统一按市场价收购。

大关县惠农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与企业和农户建立双绑联动机制,以与农民互惠互利,打造绿色、生态农特产品为经营理念,实行订单农业生产,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大关县惠农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1月,位于大关县翠华镇南片新区,2020年,合作社注册资金增资到528万元当市场价低于协议收购价时,合作社通过补贴的形式确保不低于协议收购价,农户除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益外,还通过务工获得收益。